
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
———我如何走上輔導協談之路
「有一份愛從天而來,比山高,比海深。
測不透、摸不著、卻看得見。
因為有你,因為有我,甘心給,用心愛。
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
耶穌的愛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
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
耶穌的愛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
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
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
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
這首動人的詩歌,真是淋漓盡致地唱出了我這些年來的心境和心志。
我是蘇心美,1956年生於台灣台南,在父母皆為敬虔基督徒的家庭中長大,自小受到家庭、教會、校園團契美好的靈性栽培。高中時蒙神呼召,決志將來在教會或福音機構中全時間服事。
為了裝備自己,我在1978年台大哲學系畢業後,即進入中華福音神學院攻讀道學碩士,主修基督教教育。念華神第三年時,原任精神科職能治療師的男友吳志坦也蒙神呼召,進入華神攻讀道學碩士。我倆就在他入學的1980年9月14日結婚。
在神學院就讀期間,志坦和我在信義會台北真理堂實習,並於1981年在木柵開拓家家佈道所(亦即今日的家家歌珊堂)。自此展開了夫妻團隊並攜手同心牧會的天路歷程。
1984年7月起,我和志坦有12年之久在美國麻州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與李秀全牧師夫婦配搭服事。
1993年,我們夫妻倆去中國領養當年一歲半的女兒。她如今已成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工作,與我們非常貼心、非常親密。
1996年,志坦至加州洛杉磯正道神學院攻讀教牧博士,我則繼續從事翻譯和編輯等文字工作。志坦學成後,1999年赴歐洲奧地利牧養維也納華人基督教會,我除了以師母身份配搭牧會工作之外,也非常用心從事輔導與關懷事工。
2006年志坦因家族遺傳小腦萎縮病發而提前卸下牧職。我們仍然留在維也納,我繼續協助教會的輔導關懷工作。
2020年初,由於志坦需要更多照顧,我們從旅居35年的海外遷回台灣,他入住長青護理之家,我則住在近鄰的養生文化村。也因為志坦獲得護理機構專業又完善的照顧,我就有較多時間繼續從事在家上班的翻譯工作,並於2023年7月,開始攻讀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的教牧諮商碩士,2025年6月畢業,取得教牧協談師資格。隨即繼續進修哲學博士,主修教牧神學和諮商。
我會以坐六望七的年紀,排除萬難再次入學攻讀教牧諮商碩士和博士,是渴望獲得更專業的訓練和裝備,好在下一階段人生中,繼續從事我極有負擔和熱情的輔導協談工作時,能靠著主的同在、同工、同行,更有效引導、陪伴每一位求助者,在生命、生活、事奉與家庭各個層面,都切實經歷天父的奇異恩典!
自25歲即在教會中身為師母,讓我有不少機會憑靠上帝所賜的愛心、耐心和智慧,幫助和輔導許多亟需費神耗時的男女老少,例如:老年喪偶不知如何生活下去的阿公阿嫲;一年內喪父、喪夫、喪子的中年婦人;兒子不到30歲罹癌去世的母親;丈夫外遇另生兩個兒子的妻子;異國婚姻夫妻不合、女兒拒學的家庭;得了重度憂鬱症的神學院校友;想拋夫發展婚外情的姐妹;惡言惡臉相向的成年三姐弟;先後罹患乳癌不欲人知的母女;懷了人夫孩子的教會執事女兒;失戀情傷自殺未遂的女留學生;主動向我們出櫃的教會司琴同工;與男友發生性關係後被甩的女子……等等。當然,也幫助了許多只有機會短期關心的對象。
感謝上帝,讓我從青年時代至今,有機會受哲學、神學、心理諮商的專業訓練,又在自身得過乳癌、不孕做多次人工受孕失敗、領養孩子,以及丈夫久病失能20年,不知何時就會回天家的人生經歷中,有豐富又深刻的學習。衷心期盼上帝讓我存留在世的年日,無論長短,都能充份運用所習得的這一切,甘心給,用心愛,成為更多人生命中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