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06期- 真愛分享 : 家庭休閒 " 千金能買的珍貴回憶"


比你想像中容易 2017年夏天,我們三代十口,以八天七夜暢遊阿拉斯加內灣,在冰川雪山綠野的雄奇風光中,在郵輪、火車、巴士上,在覽勝探奇、飽享美食、歡樂互動、遊戲玩樂及深度交談中,為我們的「家族回憶博物館」增添了許許多多珍藏。信不信由你,這已是我們的第21屆家族年度旅遊了。


旅遊可以擴張視野,體驗不同文化,且可攜家帶眷共同體驗生活、鞏固親情,更是全家人一起經歷上帝奇妙作為最直接的途徑之一。旅遊的方式大概就是自己開車、參加旅行團或者是搭遊輪沿路輕鬆觀賞景點。各家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經濟能力做不同的選擇。只要家人分工合作,必能一起經營出難忘的家族旅遊。


說到與兒孫一同旅遊,大多數長輩的反應是:「談何容易!」然而,「不容易」絕不等於「不可能」。只要有體力、有財力、有魄力,必能樂在其中!而體力和財力對許多年逾65、甚至70的嬰兒潮世代而言,可說是相當普遍的「基本配備」,許多人所須加強的,只是正確觀念和魄力而已。


何樂而不為? 在真愛103期〈莫讓財產變遺產〉文中,我曾強調,與其將財產變成遺產留給兒孫輩,而且還不知會不會因不勞而獲,反而阻擋他們上進,也不知是否會因財物分配問題,反而引發手足爭執,倒不如趁自己身體健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之時,和下一代和愛孫們一起享受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一同凝聚家族親情,一起禱告互相代求,讓這些珍貴回憶永遠留在兒孫們心中並代代相傳。「花錢+用心」,就能換得無價的親情傳承,何樂而不為?


在孩子們大學畢業以後,我們就開始實行每年一次的「家庭之旅」,原意是希望好好把握他們成家之前這段黃金時光,享受這難得的「原生家庭」之旅。


如今兩個孩子都已經超過40歲,「家族旅遊團」規模亦已由原先的四人增加到十人。幾年前退休之後, 我們開始讓下一代接棒策劃, 倆老樂得清閒享受三代同堂之樂。當然,若要參加旅行團,每天「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只顧拍照」,雖然省事,卻難以讓家族團聚帶出重大的意義和難忘的回憶。

以下歸納總結多年經驗,盼對您有所助益。


七大撇步公諸於世

撇步 1 及早規劃: 無論是一年一度、兩年一度或是三年一度,前一年聖誕節後就開始發出通知,讓家庭成員把時間地點敲定。因為孫子們上學的關係,當然最好是利用春假或暑假。即使暑假是旅遊旺季花費較高,若早點敲定行程,還可以找到理想的折扣。


撇步 2 慎選入門行程: 若是首度舉辦家族旅遊,強力推薦遊輪之旅。最好選擇老少咸宜,時間適中的路線。在遊輪行程中,所有住宿、餐食、景點等等都不用自己費心安排,除了白天上岸觀賞之外,其他時間都在這艘大船裡面,家族成員每天三餐固定時間和地點用餐,讓大家有充裕的時間相處,或各自參加活動,學習、休閒皆合宜。


撇步 3 提高參與感: 孫輩們年齡若已十歲左右,就可以分配任務讓他們參與計畫並發表意見,鼓勵他們上網查詢旅程中食宿、交通、費用等細節。亦可讓年紀更大的孫子們設計各種老少咸宜的日間或夜間活動。這些資訊只要上網都可以輕易獲取,12歲上下的青少年會非常樂意參與。若有初中以上孫輩,可以請他們輪流扮演導遊的角色,其實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都可以勝任。


撇步 4 加強凝聚力: 可能的話,為此次家族之旅購買「制服」,建議由孫輩上網挑選同顏色或款式的休閒衫、外套等,視季節與地點而異,甚至可加印專屬圖案或姓氏縮寫。


撇步 5 以競賽添動力: 兒童喜歡各種競賽,可以設計一些節目增加趣味,當然亦可讓孫輩幫忙上網查詢設計。例如:2017年阿拉斯加之旅,我們幫三個孫子各買了一只戴在手上的計步器,全家在一天結束上床之前報告這天累積的步數,成人則用自己的手機計算,走最多的人得獎。這項比賽節目讓大家白天更勤奮地走路,也是孫子們最喜愛的節目之一。另外也可以設計攝影比賽,鼓勵孫輩們學習如何捕捉好鏡頭,或是每人錄製一小段影片放在家族網站上,鼓勵大家在行程中拍攝照片集結成冊。至於獎品,則由阿公阿嬤帶著比較大的孫子一起去選購。獎品盡量以方便攜帶為要,如手機充電器、自拍器、小女生喜歡的小飾品等等。


撇步 6 善用「無聊時間」: 通常等待用餐的時間比較長(特別是在西式餐廳)時,孫輩容易因為無聊而吵鬧。利用待餐時間大夥兒一起玩些簡單的遊戲,例如每天讓一個孫兒訪問阿公阿嬤(孫兒的父母可以事先給孫輩們一些建議。)「以訛傳訛」的耳傳遊戲,總是讓祖孫三代開心歡笑。另一個我們常常玩的遊戲就是畫出當天坐在你右邊之人的畫像。


撇步 7 珍藏美好回憶: 旅遊結束後,邀請每位孫輩撰寫旅遊心得,阿公阿嬤評分頒獎,但是必須人人有獎(我們阿拉斯加回來,連五歲的孫子都交卷喔),獎品一般是書店的禮品卡。另外,也可以請兒孫幫忙架設家族網站,把歷屆照片、影片和心得分享分類儲存,成為雲端的「家族回憶博物館」,每位成員皆可隨時參訪回味。(作者與夫婿葛原隆一同擔任本會長輩事工負責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