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21期- 主題企劃-話題篇 : 真愛總比記憶長


媽媽看著我,一臉茫然:「妳是我的女兒嗎?」

「是呀!」我答。

「不對!我沒有這麼大的女兒。」她用手比一比:「我的乖乖就這一點大,梳兩個小辮子。」

「媽,我就是乖乖。我長大了。」

「不對!不對!我的乖乖她嘟著嘴,一雙小胖腿,光著腳丫子滿地跑。我的乖乖不見了!」媽快要哭出來了。

我翻開相冊,指著自己兩歲時的照片,就是媽說的那個模樣:「我小時候就長這樣。」

媽看著我,一臉不信:「妳真的是乖乖?」

「嗯。」

故事發展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電視劇中失智母親記不得自己女兒的橋段。

我們換個場景:家庭醫師來看診。

醫師:「您幾歲?」媽媽:「我 96歲了。」醫師:「您住在哪裡?」媽媽:「俄亥俄州。」醫師:「今天星期幾?」媽媽:「星期四。」醫師指一指我:「她是甚麼人?」媽媽:「我女兒。她是大學教授。」

媽媽全程用流利的英語作答。

這些都是發生在同一時期的事。媽媽活到97歲去世,她沒有失智症。

「媽媽,您真的不記得我是誰嗎?」我問。

「我知道妳是誰。可是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女兒永遠是個小孩。」

記憶是甚麼?

記憶是上帝奇妙的創造:看不見、摸不着;只知道它在大腦裡,掃瞄卻照不到,開刀也取不出。我們對於記憶的了解很有限,那些有關記憶的理論,其實是心理學家根據實驗結果推論出來的。所以理論不只一種,內容也會不斷衍生或更新。

當下流行的「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又稱「信息加工理論」或「資訊處理論」,特點是將人腦比為電腦,按着「接收輸入、處理訊息、傳送輸出」的方式工作。

1968年兩位心理學家提出「多重記憶理論模型」 (Atkinson-Shiffrin Model), 假設人類記憶可分為三部分: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感覺記憶:將一切通過感官收集到的訊息,如視聽味嗅觸等,暫時儲存起來。這段時期很短,不過數秒。然後一部分的訊息被個體選擇性地注意後,進入短期記憶暫時保存或進行分析、運用。比如踏入超市,聽見許多聲音,看見各種水果,聞到不同氣味,我們卻只注意到「榴槤上市了」。

短期記憶:只保留我們在短時間內需要的訊息,大約持續 30秒,譬如聽到一個電話號碼就立即記下來。訊息在短期記憶中與舊經驗連結或經過處理後,以個人能理解的方式存入長期記憶。比如「今天在超市,有好心人教我怎樣挑榴槤」。

長期記憶:就像一個擁有無限儲存空間的硬碟,可收藏一生搜集的訊息。有需要的時候,只要將檔案重新開啟,我們就能在同學會叫出小學同窗的名字。

這種理論模型固然有助普遍使用電腦的 21世紀人類理解記憶是如何運作的,可是用人創造的電腦去解釋上帝創造的人腦,顯然失之簡陋。

更新版「訊息處理論」又將長期記憶分為敘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程序性記憶是有關身體動作的記憶,如打字、彈琴、開車、投籃等技巧,一旦熟練,幾乎成為自動反應。敘述性記憶則是關於具體事件的記憶,比較容易以語言表達。

假定將敘述性記憶的內容視為一條連續線,線的一端是有關個人自身經驗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另一端是有關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的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例如一個小孩被狗咬,從此就怕狗。記得「三歲那年,被鄰居養的大狼狗在腿上咬一口」是情節記憶,而他之後將見到狗和被狗咬的經驗聯在一起,認為「狗是一種有四條腿、長尾巴、會咬人的動 物」,則是語義記憶。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是指將資料暫存腦中作處理之用。它的功能是將新的訊息儲存在短期記憶庫中,並在有需要時從長期記憶提取相關資料,使新舊知識互相融合。例如媽媽對孩子說:「收拾玩具,洗手,然後去坐在餐桌旁邊。」孩子就要先將注意力轉移至媽媽的口頭指令,再運用工作記憶去存記媽媽說的話,再記下話裡的意思,然後逐步去做。

老化過程如何影響記憶?

老化過程對不同種類的記憶及其功能有不同的影響,不是單憑一句「老了,記性就變壞了」,就可以帶過去的。

我們常聽說爺爺奶奶們不記得剛剛有沒有服過血壓藥,爐子上燒着開水忘記關火,可是清楚記得他們大學時代發生過的事。為甚麼會這樣?

如果簡單地將記憶怎樣處理訊息分為三步:「輸入、儲存、取回」,那麼通常只能觀察到輸入和取回。訊息輸入涉及注意力,不單要能關注該注意的事物,也要忽略無關的訊息。有時又要同時兼顧幾樣事,像邊說話邊做事。老人家在一心兩用的本領上不亞於年輕人,但是老人家比較容易受無關的訊息干擾而分心。所以藉著提醒和鼓勵,我們可以幫助爺爺奶奶們自行料理日常生活。

一般而言,年齡對短期記憶的影響大大超過對長期記憶的影響。

以工作記憶來說,這個技能對學習及應對環境均十分重要。小孩子的工作記憶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人則隨著年齡減退。原因可能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無法聯結同時來自各方的訊息。年齡差距在複雜的工作上比在簡單的工作上顯著,但是經驗有時可以彌補這種差距。

相反的,年齡對不涉及時空因素的一般知識和資訊(即語義記憶),沒有太大影響。但老年人較常出現話到舌尖,一下子想不起來的現象。

對事件情節的記憶可用兩種方式表達:一是不需提示就能記起經過,像做問答題;一是從已有的資料中選出正確答案,像做選擇題。老年人在無提示的情況下,回想情節不如年輕人,有較多遺漏、添加及重複。但在辨認能力上,年齡差距相對減少。

經常成為影視劇素材的自傳式記憶,指的是對於個人有關的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它的內容主要是對個人具有重要意義,或是帶有強烈情緒感受。好比初戀、第一個孩子出生,從小到大讀過的學校名稱等,對這類事件我們往往有較難忘懷的記憶。

研究者發現一般成年人,不管年輕或年老,對自己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那段時期經歷的事記得比較多。

老年人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記憶較年輕人差,相對突顯了他們對那段過去歲月的較好記憶。於是這類「奶奶不記得上午才從超市買了醬油,下午又出去買一瓶,卻能正確說出高中畢業照中同班同學的名字」的老梗就常在電視劇中看到。

最具爭議性的當屬「虛假記憶」,又稱「錯誤記憶」,就是記得從未發生的事或物。有名的例子包括在律師誘導下,已成年的女性「憶起」童年時被家中男性長輩性侵的經過。

我曾在心理課堂做實驗,放了一段劫車的錄影後要學生回憶情節。對一部分的學生,我故意在問題中加入「暴力」、「驚悚」這類字眼,結果不少學生在回憶中添了原來沒有的恐怖細節,甚至將案發時間由白天改為黑夜。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可能有虛假記憶,但是年長者更容易受影響而產生錯誤記憶。

記憶減退是失智症的前兆嗎?

常聽朋友問:「我最近總是剛剛想起要做一件事,一轉身就忘了,是不是得了失智症?」「媽媽最近常會精神恍惚,叫不出熟人的名字,是不是失智了?」

老年心理學家查爾斯‧德夫(Dr. Charles Dolph)建議,但凡老人發生記憶上的問題,在考慮到失智症以前,先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生理疾病如泌尿道感染、血糖不穩定、甲狀腺功能失調、暫時性腦缺血(TIA),心理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等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都可能干擾記憶。其次要檢查是否有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包括腫瘤、腦傷等。

舉凡懷疑病人有與腦部病變有關的認知或行為的改變,就應當諮詢臨床神經心理師,接受神經心理檢查,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偵測到腦功能的異常。最後,再使用評估失智症的測驗進行篩選,確認失智的嚴重程度。

有些人落在「自然老化」與「失智症」之間的臨床灰色地帶。輕度知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為正常老化到失智症開始出現徵兆之間,存在的一個過渡區域。

這一級的病患面臨較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會環境會有問題,但簡易的日常生活並無影響。MCI患者在臨床上每年約有10%~15%會發展為失智症,遠超過正常對照組的1%~2%,因此被視為危險因素。

一般建議定期給老年人實施認知能力的評估。家母的老年科醫師曾給她做過兩個測驗:簡短式智能評估(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爾智能測驗(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MMSE自 1975年上市,至今仍是最常用的失智症估評工具。MoCA是 1996才發行,有多種語言版本。MMSE主要針對認知障礙症徵狀較明顯、已開始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MoCA則較能針對輕度認知障礙。二者均可在十數分鐘內完成,在網上可查到中文版。

甚麼是最寶貴的記憶?

媽媽生前最愛讀的一本書是佈道家葛理翰93歲時寫的Nearing Home: Life, Faith, and Finishing Well(中譯本《樂齡標竿:葛理翰談生活信心堅持到底》校園,臺北,2019)。遇到喜愛的段落,她會把英文生字的意思寫在旁邊。我找到其中一段,作者以祖父的口吻提出一連串問題:當兒孫漸漸長大,我們怎樣影響他們?我們怎樣幫助他們做重大的決定?怎樣幫助他們面對老年?怎樣使他們明白信仰的重要,尤其在老年?答案只有一個:身教。從小到大,他們一路在看。等到有一天他們面臨同樣的關口,自然就想起並且效法我們所做的。

媽媽到晚年,常說:「我越來越像妳外婆了。」外婆早已不在,媽媽說的「像」,是像她記憶中的外婆;更明白地說,她在照著外婆的想法和方式做事。

這才是真正的「長期記憶」,由一代傳到下一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延伸學習網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