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34期- 主題企劃A- 話題篇:維護過節氛圍,化解文化衝突


如果家中成員價值觀或者政治理念不同,平時相處或過節相聚會,是否會成為挑戰,甚至折磨?

        如果你年齡比較「資深」,是否有些感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對家中年輕一代的生活和選擇擔心、不解,甚至失望、難過?

        如果你比較年輕,或者下有小上也有老,會不會覺得長輩有些跟不上時代,不理解你?跟上一代、下一代的代溝,讓你很無奈?

        如果你對以上任何一個問題回答「是」,那麼你同絕大數人一樣,正在目睹或經歷家庭版文化衝突。若處理不當,可能演化升級為「文化戰爭」,讓家中瀰漫無形無色,但對關係具侵蝕力的硝煙。感恩節、聖誕節、春節、情人節⋯⋯這一連串佳節即將接踵而至,可有盡量弭平鴻溝、存異求同、維繫親情的好辦法?

甚麼是文化?

        首先要對「文化」一詞審慎再思。在「文化衝突」、「文化戰爭」的語境中,它指一個群體或社會所共享的價值理念、信仰、風俗、傳統、語言、生活方式、文學、藝術、音樂、飲食等的綜合,通過時間發展、演化和積累而成。文化有些特點,包括—

        共同性:文化在群體中是集體意識的表現,是該群體共同存在、共同生活的基礎;個體成員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在相當程度上受該群體文化的影響。例如敬虔家庭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和思想模式,比不敬虔的家庭更容易薰陶和培育出敬虔的家庭成員。

        動態性:文化能以傳統方式傳承,也會因內部演化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而演變。例如許多無神論背景的移民家庭,在美國接觸基督信仰後,漸漸轉變了世界觀、價值觀,個人和家庭的文化氛圍都改變了。


  多樣性:文化因不同地理條件和歷史條件,呈現多樣性。在這個「地球彷彿一村」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更多機會不出門就接觸「世界」,看到文化的多樣性。

撞而戰,還是不撞不相識?

        由於文化的動態性和多樣性,當不同文化,或打著不同文化烙印的個體相遇時,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很可能因不同而發生碰撞,產生衝突,甚至是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激烈衝突,升級為文化戰。衝突也可能成為機會,所謂不撞不相識,通過交流,彼此去蕪存菁,豐富和優化自己原有的文化。

        文化衝突較常發生在社會道德觀、人生價值觀、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性別角色、教育理念等方面,在社交媒體、新聞媒體、政治辯論、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上體現出來。例如:

        • 宗教信仰與世俗主義的衝突:如美國公立學校是否可以公開禱告;公共場所是否能展示某一群體的旗幟等。

        • 有關性別及權利的爭論:如女人是否可以受教育、投票;婚姻平權和性別認同權;體育比賽中的性別定義等。

        • 教育領域中的辯論:甚麼可以納入教科書,甚麼不可以。

        • 多元文化觀與文化本位主義之間的衝突:如國家網路政策、移民政策的爭論。

        • 對於公民權利的辯論:如公民是否可以自由擁有槍枝。

        當今世界就在指尖,家人比以往世代更多暴露在多重文化的影響中,不僅受家庭文化的模塑,也在相當程度上受社會文化、家外群體,及世界思潮的影響。成員間難免在道德、價值、信仰、生活方式、政治理念等,持有不同立場和觀點,家庭中已經常出現文化衝突。所謂的代溝、代際衝突,往往代表兩個時代在價值觀、倫理、習俗等方面的文化衝突。

        反過來,成員也影響和模塑家庭文化。例如移民家庭的孩子上學後,每天大約六個小時受學校文化的影響,而在手機和網路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受數碼世界的薰陶也大大加重。

        受影響的孩子反過來會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把影響他們的因素和結果帶進家庭。有些不是原則性問題,如著裝;有些則對家庭有巨大衝擊力,如性別認同。根據2021年蓋洛普統計,Z世代(1997-2012出生)自我認同為LGBT的人佔20.8%,千禧代(1981至1996年出生)約10.5%,X世代(1965-1980出生)為4.2%,嬰兒潮一代(1946-1964出生)為2.6%。

        文化碰撞在家庭中一定會發生,處理不好就變成衝突或對抗,帶來動盪。文化衝突激烈的家庭,其成員大受影響。那麼碰撞後怎麼辦?

如何對待家裡的文化衝突?

        如何對待家庭中的文化衝突,決定了家庭生活的質量。而要妥善面對衝突,最關鍵的是立足點。嚴格來說,不是文化差異導致衝突,而是面對文化差異的立足點,造成衝突。

1.常見的立足點

        常見的立足點包括自己的價值觀(看重甚麼)和個人利益,也會因著年代和地區而有不同。

        一位鄰家阿姨因兒子穿了喇叭褲,驚怒交加,提著棍子追打這個「癟三」,說他丟了祖宗的臉。另一個大哥到省城讀中專,回來找家工廠作臨時工來「勤工儉學」,被父母責罵,硬是把他從工廠給揪了回來,說他「丟人」,「難道我們不能供你讀書嗎?」

        這些看似著裝觀和工作觀的衝突,其實有深層利益衝突的成分:家長認為孩子丟了自己和家庭的臉,於是要維護被損害的利益(臉面)。

        家庭裡的文化衝突可能不一定這樣激烈,但都基於自己的立足點,而對衝突的對方有不同程度的失望、怒氣,甚至敵意。如果處理方式比較生硬,就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疏離和傷害。

2.不常見的立足點

        耶穌教導:「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個立足點看似「高端」,其實非常接地氣,就在「衝突時我希望得到怎樣的對待」答案後面。這個答案通常是尊重、傾聽、真誠地了解;雙方一起探討,而非被對方帶著優越感和自以為是,來辯論、論斷和改變。這樣的態度後面,立足點不是利益和己見,而是平等、開放,和願意了解的興趣。這意味著:

        1.走下法官席或控告席,與家人一起坐在隊友席,尊重家人的人權。

        人有持有自己的觀點和選擇的權利。面對家人和我不同的觀念、生活方式和習慣,不把自己當法官,不以自己的標準為惟一尺度,而是在尊重家人有自己的想法、選擇及自我負責權的前提下,願意了解、溝通。尊重是增進了解、緩和衝突和化解衝突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溝通相對就容易。

        一位事業有成的母親,與女兒關係從非常緊張到無話不談。她分享祕訣:「我把女兒當成特殊的客人後,一切都好了起來。」當女兒是可貴的客人,她的心態是善待、尊重、關心,遇事商量和探討,而非干涉、指導、批評,覺得妳該聽我的,因為我比妳有經驗有資歷。立足點一變,心態則變;心態改變,言語、應對就跟著變。她對女兒的影響力反而比她強勢時更大。

        2.拒絕偏見,尊重多樣性,保持開放和對話。

        尊重家人對生活獨特的內在體驗與看法,不要因差異而歧視或排斥,而是願意傾聽、理解和溝通。遇到不同,要竭力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在求對方理解之前,先努力理解對方,建設寬容、安全的家庭環境。可以從問問題入手,例如:

        • 「這個觀點有意思。是甚麼讓你這樣想呢?」

        • 「你一直這樣想,還是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 「你這樣做的好處是甚麼? 壞處又是甚麼?」

        在安全的情況下大家才能真實,真實才讓討論有意義,而充分且有意義的討論中,結論和下一步該怎樣會自然浮現。

        3.尋求平衡與公平,關懷家中弱勢者。

        當事情發生,既要尊重多數人的意願,也要保障家中弱勢個人的權益。弱勢個人可能是最沒有聲音的人,也可能是被多數家人排斥的人。家庭就像極小的社會,而「衡量任何社會的真正標準,在於它如何對待最弱勢的成員。」(甘地)

衝突中的「小人」與「大人」

        家人近距相處,聯絡感情的機會多,衝突觸發點也會多,節日時尤其如此。各路人馬從不同的生活境遇,團聚一堂,自然在很多觀念、習慣、經驗上,有著或輕或重的碰撞。

        論語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儘管不認同別人的看法,仍能包容並尊重不同意見,與人和諧共處;小人要的是別人和自己一致,卻不追求和諧。

        我願意把「小人」理解為心胸較小、立足點較低、視野較窄、眼光較短的人。但願我們都作「大一點的人」,在文化碰撞時看到家人的真正含義—攜手承受生命恩典的人,一起走人生路的夥伴,而非對手或敵人。從而以愛與尊重為立足點,以傾聽和理解為原則,在包容和對話中,愛不止息,活出家人的真意,活出家庭的真諦。如此就維護了家中過節氛圍,預備心情、籌劃活動、挑選禮物,愉悅自在地企盼全家團聚了!


作者李文屏為本會特約講師,國際認證專業生命教練及教練培訓師。歡迎到www.betterlivingcoach.com了解李老師的服務及課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