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我體會過看孩子時的「視力」有多重要,因為如何「看」,看到甚麼,決定了如何「待」。而父母基於「看」的「看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親子關係的質量。
我也問過其他父母:「看孩子時,你覺得自己的視力有多少?」
回答不一,有些比較正面,也有滿懷擔憂的:「我覺得散光很厲害,看不懂他。」或者充滿抱怨的:「我覺得視力還不錯,所以才能一眼看清她的小心思,所以才生氣啊!」一位與孩子衝突厲害的父親則答非所問:「有時候我恨不得目光如刀,把那小子的壞習慣全部斬掉。」
其實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幫助父母檢測自己是否「看到」孩子、了解孩子。有青少年的父母對此驚呼:「『看到』?!我們豈止『看到』他?簡直是把他供起來了!甚麼好東西不給他?甚麼條件不給他創造?他除了衣服是自己穿,飯要自己吃,廁所是自己上,甚麼不是我們幫他做?就只要他好好學習,可是他……哎!」
你呢?看孩子時,自覺「視力」如何?
甚麼是「看到」?
為甚麼要特別強調「看到」?讓我們玩一個簡單的小測驗:孩子拿了考試成績回家,你一看分數與期待的相差甚大。這時,你的反應與下面哪一種最接近?
1. 生氣+責怪:「看吧,天天玩遊戲,這就是你玩遊戲的結果!」
2. 生氣+無奈:「唉,怎麼老是扶不上牆?以後你怎麼辦啊你?」
3. 失望+焦慮:嘮叨,給孩子施壓,或也考慮如何輔導孩子,要不要請家教。
4. 不滿+無奈:滿有負面的感受和態度,又無可奈何。
5. 以上幾種在不同程度上的混合。
6. 平靜+好奇:孩子,你怎麼看待這個成績?甚麼原因?你打算怎麼做?……
這些反應中,你覺得哪一種比較「看到」孩子?(溫馨小提示:「看到孩子」和「看到孩子的成績」是兩回事。)
除了第六種,以上反應的共同點是:父母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並以之為出發點來回應,而非以孩子為焦點先了解情況,然後再做回應。類似的情況多了,有些孩子會說:「你就知道關心成績而不關心我。」這實在讓父母意外而傷心,不過對孩子而言,確實是感覺如此。
當然,「感覺如此」並不等於事實如此。許多父母愛孩子愛到骨頭痛,其實只要學習一下愛的方式,讓孩子感到被「看到」,愛的效果也會大不同。而所謂「看到」,就是去了解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感受、想法及需要,並給予合適的支持。
說到孩子的需要,許多父母感覺自己已經無微不至了,可惜多停留在淺層和明顯的需要上,例如吃穿等;而深層和隱性的心理需要,則不能顧及,甚至無意間還傷害孩子。最好的愛的方式,往往具有兼顧深淺、顯隱多重需要的特點,且隨孩子年齡不同而調整。
記得女兒幼小時摔了一跤,小手摔疼了,咧嘴哭;我過去深表同情,還響亮地吻了一下小手手,於是女兒破涕為笑,又可以開心玩耍了。媽媽的一吻似乎比止痛藥還神奇。
其實這一吻不在於真的止痛,而在於孩子感覺被「看到」了―明顯的痛被看到、認可和安慰,深層的對愛的需要、對與父母聯結的歸屬性需要,也被看到、滿足。於是媽媽之吻,讓手與心都得慰藉,孩子可以重新站起去擁抱世界。
每個孩子長大後,還會繼續「摔跤」,但摔的方式不同了。有時是成績落了後,有時是闖了甚麼禍,有時是做了明知父母不會認可的選擇……,這些時候,他們同樣需要被「看到」。可惜,這類的「摔跤」很容易被誤解、責備。不過,父母只要稍加留意,還是可以將這些時候變成建立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機會。
「看到」孩子的實例
「看到」孩子,說起來有些抽象,實行起來卻必須非常具體。以成績單為例,下面是蘭蘭的母親學習從「看到事」轉化到「看到人」的一段經歷。
聽到蘭蘭的成績是 80分,蘭蘭母立刻的反應是失望,立刻的想法是「這怎麼行?」立刻出現在腦海中的畫面是孩子如何不用功:看動漫;跟同學煲電話粥或短信粥;不專心,邊聽歌邊做作業……。所以她立刻的衝動是責怪孩子。
不過因想起在成全型父母課程中學到以人為焦點的原則,便提醒自己:放下心中想法和感受,先看看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她暗暗地深呼吸了一下,這才轉身問女兒:「蘭蘭,妳自己對這個成績的感受如何?」
蘭蘭漫不經心地說:「挺好。」
蘭蘭母一聽,心中捶胸吶喊:「挺好?!這能叫挺好?!」不過她極力保持平靜,說:「哦,不錯嘛。那是甚麼讓妳這次感到挺好呢?」
蘭蘭繼續漫不經心地說:「這次考試可難了,全班只有三個人 80分以上,我能成為其中之一讓我還挺意外的……,簡直是超水平發揮!」說到最後一句時,眼裡微亮了一下,好像是新的發現。
蘭蘭母聽罷深感詫異,在心中拍拍自己的心窩:怎麼沒想到還有題目的難度問題呢?哎呦,幸好沒直接批評孩子。她笑說:「超水平發揮,那種感覺很爽吧!蘭蘭,妳是如何超水平發揮的?」
蘭蘭似乎被母親真誠的語調和好奇所鼓勵,丟掉了一些漫不經心,說:「其實說超水平也不夠準確。我這次比以前更用心複習了一下,尤其是對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好好理解了,弄透了,那對我幫助挺大。所以有一道題我可以避開陷阱,做出正確回答。很多人那道題都答錯了。」
蘭蘭母再度在心中拍拍自己的心窩,心想:「幸好沒直接批評女兒不用心,人家這次是好好複習滴呀。」她說:「聽起來妳不僅認真複習了,而且方法也到位。點個讚!那妳覺得這次的甚麼經驗是以後也可以用的?」
蘭蘭:「我覺得……原則上,就是要弄清概念,這個特別重要,概念清楚了就能舉一反三。我以前有點懶,模糊就模糊吧,所以答題的時候也有點懵。以後可能就是要在概念上不含糊。嗯,對,這個很重要。」
聽到孩子自己說「有點懶」,蘭蘭母感覺心中的癢癢被撓到了一下,很想再被撓幾下,所以有衝動想說:「對呀,妳以前真的有點懶,提醒妳多少次……,可是妳……」;但她想起正面肯定的原則,終於還是忍住,說:「嗯,這個經驗好,妳越來越善於學習了。點讚點讚!晚上媽媽做妳愛吃的紅燒魚,慶祝妳的好成績……更重要的是慶祝妳的探索精神,有這精神,妳還會有其他好的學習竅門的!媽媽相信妳!」
蘭蘭母補充省略號後面的一句,是想起在學習中得到的另一條建議:誇讚孩子時要誇讚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品質,而不是只注重結果,否則可能會讓孩子有害怕失敗的心理。
聽到媽媽的話,蘭蘭特別高興,給了媽媽一個吻。
蘭蘭的態度從漫不經心到特別高興,這是一種「被看到」後的改變。蘭蘭母對這次互動的結果也非常滿意:「我不必像以前那樣感到生氣,不必說教,不必苦口婆心之後感到好心沒好報,不必體會皇帝不急急死太監……,雖然過程還是有點難。」
她的「難」,其實是轉換「看」的焦點還沒有成為習慣,有點生,所以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進行轉彎和選擇。這如同學習開車,剛開始要注意怎麼踩剎車、踩油門、打燈等具體技能,練習一陣後,開車就會變成自然而然的事,不覺得難了。
從蘭蘭母女彼此的對話中,我們也可以知道,「看到」是一個漸進、漸深的過程―蘭蘭母先是看到女兒的成績, 然後是女兒的感受,再後是女兒的努力和思考,接著是女兒的相關計畫和打算……。在這過程中,不是強加自己的看法或假設,而是通過提問讓女兒自願選擇披露甚麼。這是基於尊重和信任的關心,女兒被尊重、信任和關心的深層需要被「看到」且得到滿足,於是在母親的目光中得滋養,並對自己有所發現(學習的效果、方法、自己的潛力等)。
「看到」孩子的一個認知前題
父母要「看到」孩子,需有基本的認知前題,即孩子是獨立於我們的生命個體,那麼實踐起來會比較容易。它意味著父母承認:
1. 孩子有上帝給他/她的人生命定,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天賦才華,以及基於這些特質和人生經驗的生活願景,並給予尊重和扶持;
2. 孩子雖是我們的,卻也不是我們的。是我們的,是說歸我們照顧和養育;不是我們的,是說他們生命和生活的主權不在我們手中。父母是園丁,孩子似種子;孩子是蘋果還是橘子,是玫瑰還是百合,不由園丁決定。園丁要做的,是通過適當的澆灌、施肥、照看,幫助孩子活出自己的生命特質,活出內在的蘋果、橘子、玫瑰,或者百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洛說:「藝術不過是一種看的方式。」為人父母也是一種藝術,「看到」孩子是這種藝術的美好呈現,是遇事不急於對事做出反應(看到事),而是對孩子做出反應(看到人),從而以事為時機,建立孩子,建立關係。父母也可以免去不少不必要的誤會、焦慮與煩惱,更能享受親子關係的歡悅。「看到」孩子是一個藝術的進程,能讓孩子因被看見而沐浴在愛和理解的陽光中,更健康地成長。
作者於2022年3月受邀加入本會特約講師團隊。對李文屏老師之「成全型父母」課程感興趣者,歡迎電郵sophia@betterlivingcoach.com 加入待課名單。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