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中,爭執聲浪愈來愈高。媽媽邊流淚邊說:「你爸和我這麼多年來為你作牛作馬,你怎麼不知感恩?你就是這樣報答我們嗎?」
年輕人氣急敗壞地回應:「你們就是那一套,根本不了解我!你只是在意我的成績!」
孩子房門碰地一聲關上,這齣戲暫且落幕,等待下次再上演。
兒女們說:「你們太中國化了,根本不瞭解我!你們只在意我的成績!」
許多華裔青少年看到他們移民來美的父母在美國文化中不能應付裕如時,會感到羞慚或氣餒。他們覺得父母「不知所云」,而且所說的話還比不上他們的同伴們中肯。
然而,這樣的態度往往使父母更生反感,結果不是迫使父母更加維護他們的權威,就是乾脆放棄不管。
年輕人啊!在改善家人溝通上,你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你要多多去認識你的父母,他們只是平凡人,雖然盡力要成為好父母,但也難免犯錯。
當你輕視、譏刺你的父母時,他們也會受傷害。他們有寶貴的人生經驗可以供你作參考。何不把家當做跨文化跨兩代的人生技能訓練場所?
再者,我鼓勵青少年要珍惜雙重文化的背景。當你進入美國人為主的學校或工作場所,或回到華人的居家環境中時,都無須鑽牛角尖,認為自己只能擇其一。
你可以既是華裔,又是美國人,將兩種特質融合起來。兼有雙重文化背景是非常有價值的資產,而不是討厭的包袱。
當我們愈有能力在兩種文化間左右逢源時,將來就會變得更敏銳、更有能力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往。
父母說:「我們為你做了這麼多犧牲,為什麼你還要說我們不關心你?」
我曾經輔導過許多華人移民家庭,觀察到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這些父母都非常關心子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社會地位、經濟保障以及社交生活,只求為孩子謀得更美好的未來。然而,子女們似乎並不認為父母是在真心關懷他們。為什麼像我這樣的旁觀者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兒女卻不能領會呢?
可能的解釋是,文化背景會影響人表達親情的方式。華人父母喜歡用做事來表達愛心,例如長時間工作以供應孩子們物質生活所需。
而美國化的孩子比較喜歡從父母肯定的話語中去體會愛(例如「我以你為榮」或「我接納你」);或從身體的接觸去體會愛(如擁抱)。當孩子不能從父母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關愛及接納時,他們就到別處去尋找—— ?關係、毒品、或幫派都是常見的途徑。
奉勸父母們要瞭解每個孩子最喜歡那種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後照他們所需要的表達出來。某個孩子也許喜歡你花時間與他遊戲或玩球。而對另一個孩子,當你問他「今天過得如何」時,還得花點時間聆聽他的描述才行。
要注意孩子個性上的差異,因材施教。重要的是,不論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愛,都要適合孩子的文化傾向及個人性向。
作者張怡欣(左一)與家人。張怡欣為專業家庭治療師,在南加州執業,是年輕的單身貴族。她幼年移民來美,中英文均流利,常應邀主講有關跨文化溝通的課題。本文原以英文寫作,由卓宜娟翻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