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父母看到子女充滿負能量,終日窩在家作宅男宅女,或走向另一極端,猛烈挑戰過往父母用心教導的人生道理和道德觀念,甚至連對談也鷄同鴨講,是否會想:究竟是哪裡出錯了?
不用氣餒!在香港長年從事青少年工作的蔡元雲醫生於他的著作《一個都不能少: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中鼓勵家長,年齡差距並不是問題的癥結,更大的因素是兩代成長於不同的文化土壤,並廣引各領域專家的觀察,邀請上一代先探索箇中異同。
客觀與主觀的對立
有學者形容新一代是「以感情來思考,用眼睛來聆聽」,道盡了「後現代文化」(Postmodernism)長大的少年,和父母輩成長的「現代文化」(Modernism)之巨大差別。
上一輩多相信理性與科技,新生代則傾向從感性和靈性探討問題,由主觀出發,並會批評家長的價值觀,如對性別、婚姻等重新定位。
作為家長,當然不需全盤認同子女們的看法或行為,但需要明白他們的思想模式,以建構溝通的橋梁,堅持該堅持的,若可妥協的,退一步亦無妨。
極端的個人主義
西方社會一向祟尚個人主義,在後現代文化影響下,更將個人主義推至極端,產生家庭及社會人際關係的疏離,出現了「失連」。心理學家Larry Crabb描述這種狀況為「心靈失連」,覺得沒有人真正認識自己,未嘗過愛與被愛的喜悅。
心靈失連表現出來的徵兆,最常見的便是成癮,包括物質(如藥物、酒精)或過程(如賭博、上網)沉溺等,背後的成因主要是缺乏關愛、被信任和尊重,各式上癮物品和行為所引發的剌激,只是短暫的代替品,不能滿足年輕人心底真正的渴求。
與群體失連
要經歷愛與被愛,需要跟別人相處,人不可只是獨處,要在人際關係中彼此生命「結連」。年輕人本身也首先要了解及認識自己,否則難以與人相處。因為重新與家庭連結是少年人成長極重要的一環,若有需要,父母宜援引助力以改善緊張關係。其他朋輩群更具年輕人彼此支援的功能,遠比網友的交往真實。如是基督徒的話,多可從教會的團契找到互相信任、關懷的朋友。
誠然,在群體中易生磨擦,不時會出現意見分歧,這也正是學習禮讓、包容及復和的機會。特別是獨生子女,缺乏兄弟姊妹在家中的互動,更需要多連結群體磨練。
抗逆能力低
現今社會趨向小家庭,不少子女在溫室的保護罩內成長。偏偏又有很多活在升學極度競爭的教育制度中,還遇上全球化經濟轉型,就業市場萎縮,難怪一位在亞洲長大的少年說,他是生於順境,卻活在逆境。
除了因為兄弟姊妹少或獨生現象,令少年難具抗逆力外,政權的手段和社會氛圍也是原因之一。正如一位波蘭女神學家對前共黨政府的觀察,由於人民多年被操控,失去了應有的主動力,發展成「承襲的被動」(acquired passivity)。不少在獨裁政體下生活的青年人,乾脆作躺平族,以不作為去逃避惡政。
少年人在苛政猛於虎的政權下退縮,當然可以理解。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言論自由的西方民主社會,仍有很多對世界冷漠的宅男宅女,對前途悲觀也缺乏前進的力量。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稱這現象為「習染的悲觀(無助)」(learned pessimism (helplessness)),也就是「抑鬱的土壤」。環顧世界,抑鬱症越來越年輕化,是近年各國社會非常關注的現象。
參與社區及各種義務工作,是克服自我中心及提升抗逆力的一種訓練。在過程中可培植抵抗逆境的生命素質:悲憫心腸,因為親身體驗可更容易明白人間疾苦。通過自己的援手,可逐漸克服「習染的無助」,激發麻木了的心腸。
其實,在網路世界中長大的 e世代,同時又受後現代文化影響,父母師長與其埋怨年齡差距,慨歎孺子不可教而束手無策,不如順應兒女生長的土壤,用適合他們的施肥方法,以愛心灌溉。美國神學家Leonard Sweet在Soul Tsunami: Sink or Swim in New Millennium Culture一書中,建議父母善用連結e世代年輕人的四大利器:
1.體驗(experiential)
下一代不習慣理論傳授,卻喜歡在體驗中學習。不如走出四面牆,讓他們在自然環境中領悟,戶外活動如攀岩,使人可以在過程中感受壓力、經歷逆境,從而磨練出解決方法、情緒管理等。這類「歷奇模式的學習」(adventure-based learning)比較容易順應少年的心態,又可望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2.參與(participatory)
相對長輩的說教連篇,年輕人對參與更有興趣。通過趣味性的遊戲、角色扮演等,少年可從中體會溝通、合作的重要性,又因為是雙向的活動,他們較易投入和分享。
3.影像(image-rich)
新生代在電子媒介的影像下長大,故此視覺是他們吸收的重要途徑,而非上一代熟悉的通過耳朵聆聽,因此多用影像溝通能更事半功倍。
4.群體(community)
縱然 e世代無時無刻都埋首在手機中,但這些網上的虛擬接觸,實難以真正滿足他們內心深處對愛及被愛的追求。世界趨勢是家庭的孩子數目急速下降,學校又有時成為競爭的戰場,青年人亟需朋輩團體作伴,讓他們學習與人相處和享受彼此關懷的快樂。
雖然每一個世代的文化土質都不一樣,可是渴望愛與被愛的心靈需求是任何一代的天性。視兒女若心肝寶貝的父母,何不改用另類的方式傾出愛,相信代溝終有縮窄,甚或弭平的一天。加油!
Commentaires